周建平:要做“令人向往”的养老模式

观点地产网 2017-05-06

伴随着中国老年人口增加的发展趋势,养老产业这座冰山逐渐穿破水平面,露出一角。


  雅达养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周建平认为,十至二十年后,养老人群的需求和因此而形成的养老产业链价值都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雅达养老”以一种理想的状态走下去,在未来的十至二十年,当周建平回头看这漫漫征途,想必至少有两个关键年份,不得不被提起。


  其中之一便是雅达的成立年:2011年,雅达在北京成立,并在同一年与桐乡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约乌镇健康生态产业园项目,这也是雅达日后为外界所熟知的融合了健康医疗、精神文化、专业服务和产品的“乌镇模式”。


  目前,该产业园已有1500户老年公寓、老年大学、国际康复医院和老年用品展区等近30万平米的物业落成运营,并形成从自理型、半自理型到非自理型的一站式养老体系。


  第二个年份便是2016年,雅达养老利用公司品牌、专业资源和团队在养老产业链进行更广泛、更深入布局,于新三板借壳上市,以养老园区咨询代建、养老服务运营、产业链综合服务为主营业务,成为中国第一家养老产业公众公司。


  在2017城市观点论坛北京行的演讲中,周建平表示,乌镇模式已经成熟,并且具备可复制的能力,这是雅达养老借壳新三板的缘由。未来,乌镇模式也将率先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铺开落地。


  无论是从0到1的诞生,还是从1到100的复制,雅达养老绕不开的一个问题,便是选址。


  周建平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判。首先看需求,老龄化程度高的地方,老人的需求比较大,“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为东部沿海或者中部经济发达的城市”。


  经济发达也成为雅达养老落地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开放,人们的观念对“养老”更容易接受。


  “不得已而为之”的传统养老观念掣肘这个产业的发展,周建平表示,雅达养老想从传统观念里寻找一个突破点,希望做的养老模式能够让老年人从内心向往,让政府发自内心支持,让自身理直气壮去开展,这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雅达养老下了不少功夫,在进入这个行业的最初,雅达养老曾在世界各地到处参观,并与世界排名靠前的养老公司谈过合作,但受限于发展理念、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并未取得实际性突破,“所以我们要培育自己的养老模式”。


  将国外的资源嫁接到国内方面,日本作为一个在养老产业分工精细的国度,成为雅达养老的首选:2016年12月,雅达养老第九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在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雅达养老日本株式会社的相关议案。


  谈及在日本设立投资品牌的初衷,周建平说:“第一,我们可以收购日本的养老机构,作为我们的培育基地;第二,整合包括规划设计、护理、用品和人才培训在内的资源,实现与日本产业的联动。”


  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2017年雅达养老的加速发展做准备。周建平透露,由蒋建宁先生领衔的雅达已联合IDG资本成立中国第一支市场化的健康养老产业基金,资本与产业双能推动,第一期大概30亿的规模,用于支持雅达养老的项目拓展和产业探索。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这一年被视为“养老的元年”,周建平则将这一年注解为“政府倡导的元年”;经过三年的发展,2016年资本开始进入养老产业,周建平认为这才是市场开始发展养老的元年,“所以也就意味着2017年真正进入了起步的阶段”,这一年,对于雅达养老来说,更加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