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林伟:没有利润和回款的销售都是“耍流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07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旭辉控股集团(0884.HK,下称“旭辉”)在2016年规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旭辉累计实现销售额643亿元,销售面积361万平方米。自2012年在香港主板整体上市以来,旭辉保持年均40%的复合增长率,2015年销售额为312.5亿。


  旭辉集团副董事长林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旭辉在2021年的目标是1500亿,但追求规模不是最主要的,要坚持规模、负债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平衡。


  就土地拓展难的问题,林伟认为,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合作是最好的方式。另外,主业做好很重要,做不好主业的多元化叫被动转型。


  旭辉的“铁三角”


  《21世纪》:年底房企都很热衷于关注行业排行榜,你如何看待房地产行业对于规模的追求?


  林伟:房地产行业没有规模是万万不行的,但也不能说只追求规模。旭辉是坚持质量优先、利润优先,规模与利润差有一个对应的关系。如果只追求规模,没有利润、没有质量,会有很多后遗症,最终还要用利润或其他东西来弥补。


  这就像人一样,不仅跑得快,还要跑得稳,跑得不让自己喘不来气,这可能对经营管理要求更高。旭辉有两个指标可以关注,一是净利润率没有下降,第二是负债率没有上涨。负债、净利润率、规模,这是旭辉的铁三角。三者是矛盾的,很难做到均衡。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控制。


  《21世纪》:现在房地产行业是否过度关注规模?如何控制规模中的水分?


  林伟:规模足够大,还要看回款和管理。没有利润、没有回款的销售都是耍流氓。我们是控制内部各个城市水分的,怕有虚报。不要看卖了多少亿,要看收了多少钱。


  《21世纪》:房地产市场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如何控制好这个“铁三角”?


  林伟:房地产市场这么多年都是快了就减速,慢了就加速。企业没有办法控制外部环境,只能把自己的基本功内功练好。


  不过,对外部环境还是要掌握规律,有一个判断。比如,地产增长太快的时候,开发商要有清醒的认识,调控很快就来;如果地产很难熬,也不要放弃信心,政策支持也会来。


  归根结底就是在行业高增长的时候,不要被市场冲昏头脑;在低点的时候,还要充满信心。在大的框架下,自己要有判断,一些动作需要提前做到位。比如,低谷期能不能准备更多现金去买地?高峰期能不能更冷静,尽快以合理的价格把一些能出的货出掉,不要去等。行业经常看到的现象是高峰期来了,项目来不及消化,因为前期一直拖这个项目。等项目推出来的时候,市场已经冷了。


  所以,开发商一要有周期的判断;二要加强自身能力。项目拿过来,能不能在下个周期来临前,把项目做好并且品质还不差?能否在低谷期找到更多低成本的长期融资?低谷期是否有更多的合作伙伴?


  主业做好是多元化前提


  《21世纪》:如何看待房企多元化发展?


  林伟:我们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看多,主业还会坚守。多元化也会围绕房地产的上下游产业链来做。比如持有型物业、教育产业等。


  总体而言,多元化的前提是把主业做好。主业做不好,那不叫多元化,叫被动转型。我们也不认为自己是在多元化,而是把上下游供应链做得更丰满,并且打通。我们坚持主业做大做强。


  《21世纪》: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拿地普遍很困难,旭辉有感受吗?


  林伟:北京、上海土地市场很特殊。我们在北京、上海都很积极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是招拍挂土地市场的劳模,但经常是“打酱油”。在北京、上海市场我们很纠结,每个开发商都纠结。特别是北京很难有连续的行业老大,就是因为受拿地因素波动太大了。


  北京、上海土地市场供应量越来越少,但争夺的人越来越多。问题是,别人疯狂了一下,市场机会就被挤掉了。很多企业的思维模式不同,也导致拿地心态不同。对旭辉而言,不能为了不“断顿”,就去拿一块算不过账的地块。


  《21世纪》:针对拿地难,是否有对策?


  林伟:加强与其他企业合作。合作就像朋友之间交往,不能把账算太细,可以吃小亏。我们在北京,与首创、万科、龙湖、天恒、首开等大小企业都有合作。对于一些难进的区域,合作也是比较好的方式。


  《21世纪》:未来将如何选择城市布局?


  林伟:旭辉根据自己的承载能力,每年增加一两个城市。武汉、郑州、苏州、南京等二十多个城市都是我们愿意去的。北京和上海会增加一些持有物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