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将在城区建设30个社区文体中心

北方新闻网 2016-03-21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是2015年至2017年呼市的重要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列入攻坚克难项目。按照创建标准,今年呼市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确保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按期全面达标。建立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确保到2017年示范区验收时,呼市建成体系健全、特色鲜明、效能显著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今年,呼市将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民族演艺中心和群艺馆项目列为今年重点工作,确保工程建设按时完工。完成市图书馆以及各旗县区文化馆、图书馆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的新建、改扩建工作。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按照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基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健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呼市将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厂房等设施,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按照要求,城镇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根据常住人口分布和设施服务半径,突破原有行政辖区限制,探索符合呼和浩特实际、富有特色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模式,将在城区建设30个社区文体中心,使其成为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之间的枢纽性节点。在城区依托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益影院建设项目,建设80个社区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在农村依托6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04个农家(草原)书屋、965个村级文化室,建立农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采用精准扶助机制,扶持50家左右初具规模、具备一定服务功能的农村、基层文化大院(户)。依托市群艺馆和9个旗县区文化馆,推进“1+9”工作联动机制,建立群众文化业务辅导分级指导机制,提供点对点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活动区域联动机制。

 

今年,呼市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打造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同时,结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统筹实施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覆盖、数字草原书屋(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移动阅读、党员远程教育等项目,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支中心,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市图书馆建设3个、市群艺馆建设2个、市博物馆建设1个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